盡最大的誠意 但不知道何時會消失 如果可以, 就不要「再試一次」

不知道你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可能在不知道说这句话的人背景的时候的确不会有多大的触动,但如果我告诉你他是“每天写一千字”践行者,而且从开始到现在一直还没有停过的人呢?小c读到的是心底最虔诚的保证,不是誓言却比誓言更入人心,那我也把这句话作为这次1000字计划的箴言吧。

有时候一个人,会细数身边的人,回忆那些经历的感情,更多的还是友情。

记得小时候,心里其实是没有友情这个概念的,那时候一群人无忧无虑的做着共同感兴趣的事。只知道时刻都想着要和伙伴们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会比较愉快,虽然当时我们互相都还不知道朋友,因为只要认识了、只要一起玩耍了,那边是自己身边不一样的人,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那时候,大概认识了就是朋友。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发现其实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每天在一起玩的总只有那么几个,刚开始我以为是时间不够,认识不深。可是,后来也就明白,时间再长身边的人也变化不会很大。于是开始有了朋友的定义。开始介绍着谁谁是我朋友,我是谁谁的朋友。

那时候,大概认识了还不能算朋友,整天黏在一起的才算。

后来上了大学,离开了熟悉的家乡,也远去了熟悉的人。突然总会有一种好久没有联系老朋友的感觉,可是看着QQ上的头像,才发现不敢轻易的发出消息,因为我害怕简单寒暄过后无话可说的尴尬。在大学,因为学校心协的一堂课结识了皓哥,一位特立独行的学长。在他的影响下,很早我就开始了学生活动的活跃角色。于是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知道真的没有几个人我可以称为朋友。

开始疑惑,为什么认识了还不算是朋友,那怎么才算是朋友?我也一直想当然的认为,朋友只会越来越多,朋友的感情也只会越来越深。可事实是,从小到大朋友越来越少。

前些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

如何看待「年轻的时候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人脉」?

得票最高的一个回答简短而有力:

「沒有目的之交往,才能感動人。」

扪心自问,你通讯录里面,有多少是朋友,又有多少是人脉?有人说,其实人脉和朋友的界限并不大,因为朋友今后就是你的人脉,可是 你也许不知道:

友情是何时消失的? 从被称作人脉的那一刻起

还记得有一段时间因为事情太多,加上感情受挫,情绪特别低落。导员请我吃饭时,我问了句,你觉得什么是朋友?导员回答说,朋友可以有很多,但知己也就寥寥几个,如果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什么都可以说的人,就算只有一个那也是非常幸运的了。按照这个标准,我开始搜索身边的人,那时才发现手机上存着1000+的手机号码,能随时叫出来大说一通的基本没有。是不是走得越远,爬得越高,身边这样的人就会越少?

那一次后,开始重新定义朋友。原来并不是朋友越来越少,而是因为对朋友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如前面的那个回答:沒有目的之交往,才能感動人。小c开始用心对待每一个朋友,人心换人心,是我们都懂的道理,如果只是一味的索取而不付出,那就该注定孤独一身了。

当你觉得自己缺少真心朋友、缺少知己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是不是别人的知己和所谓的真心朋友吧,那时候也许你会找到答案。

回到题目上,如何对待那些渐行渐远的友情?我的答案是:

顺其自然。

因为那不是一个人的事,如果哪一天你发现往昔的朋友越来越远,不要悲伤不要绝望,那是你们都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和更称心如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