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团发布了2019年财报,作为大众点评的资深忠实用户,看了几个数据,记录一下。

营收数据

2019年收入975亿,同比增长49.52%;毛利323亿,同比增长113.97%;毛利率33.14%,同比增长43.10%。

分收入构成看,

佣金收入655亿,同比增长39.38%,占比67.19%;佣金收入还是占大头。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58亿,同比增长68.67%,占比16.24%;

(其他收入161亿,增长也很快)

分业务看,

餐饮外卖业务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43.78%,占比56.23%;毛利率18.66%,同比提升35.10%;变现率13.97%

到店酒旅业务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40.62%,占比22.84%;毛利率88.65%,同比降低-0.38%;

新业务及其他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81.52%,占比20.93%;毛利率11.47%,去年同期为-37.87%。

其中新业务主要包括共享单车及网约车、餐饮管理系统及B2B餐饮供应链服务,包括单车、网约车、卖菜、闪购、快驴等,2019年第四季度,新业务及其他业务的毛利率转为正值21.2%,同比增加了44.5个百分点,公司解释主要由于1)我们逐步淘汰旧单车并以新美团单车替换而令共享单车服务的毛利率提高,2)受益于配送网络效率提高而令美团闪购的毛利率提高,及3)产品及服务组合变更。

用户数据

年交易用户数达4.5亿,同比增长12.51%;交易用户年交易笔数27.4,同比增长15.13%。年活跃商家数达到620万,同比增长6.9%。

财报印象

美团是典型的「高频带动低频」的商业模式,高频外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带动相对低频的到店酒旅业务。

其中外卖收入贡献最大,但毛利较低,只有18.66%,赚的是辛苦钱,但这也是美团的绝对优势之一,市占率有65%以上,而作为行业第二名的饿了么不到20%。2019年餐饮外卖笔数同比有36.43%的增长,小于外卖GMV增速和收入增速,说明每笔订单金额和收入贡献有所提升。

外卖毛利提升了35.10%是财报数据的一个亮点,但能不能持续提升是一个问题:1)外卖的成本主要是配送履约,最有效降低成本的方式是外包给商家或者第三方,而这样做可能会导致的问题是用户体验的降低,外卖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体验问题是非常致命的。尤其是在面对阿里巴巴来势汹汹的本地生活战略时,一方面是用户体验不能变坏,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陷入补贴的战争中去。所以外卖的毛利很大程度上完全受制于竞争环境。2)外卖的服务半径较小,用户对周围的商家都很熟悉,所以没法撬动商家更多的营销投入。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美团没有边界》,我觉得倒不是真没有边界,而是外卖挣钱不容易,需要能有更好的商业模式来做更大的支撑。

到店酒旅业务收入虽然只占比22.84%,但是贡献了61.10%的利润,毛利率高达88.86%,简直就是现金奶牛。所以美团从业务结构上来说,到店酒旅业务是需要不断进行加强和提升的。阿里的本地生活战略,从大的方向来看一方面是用饿了么来狙击美团外卖,用支付宝口碑、飞猪来搞定到店酒旅,让美团无路口走。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团的2020一定会非常困难,一方面是面对阿里巴巴的强势竞争,一方面是受疫情的影响,贡献最大利润的到店酒旅业务基本上不会有增长。好在美团账上还有134亿现金,也能持续产生经营现金流,活下去明显不会是问题,但活得怎么样就要留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最后说下我这个忠实用户所理解的美团的护城河:累计的合作商户关系、消费者数据(包含大众点评的评论)、配送履约系统,以及规模效应(更多的商家、更多的骑手、更多的用户)。

美团平台、商家、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美团提供平台给商家,从用户支付给商家的费用中抽取佣金,如果是外卖业务则提供给外卖员配送费用。同时会收取商家的营销费用做营销推广,帮助商家更好的获客。另外呢,也会收取用户的会员费,给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跟淘宝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大同小异)